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国外归来谈“雾霾”— 荆其柱
 



       从德国回来,飞机落地,舷窗外漫天雾霾。心情顿时“雾”了。脸上堆满无奈的“霾”。眼前历历,仍然没有纯真底色的衬托,被雾所遮掩的北京,其实所有景物其实都有失真。包括人----你,我、和他。无奈固然无奈,不想忍受也得忍受。

       出国之时,已经想好,一定要籍外边的天空,把胸腔肺泡里的尘土好好清理一下。于是天天在居住地附近的那条大河边的森林里做深呼吸,动作是大口地吸,吸到深处,再强强地呼出,再无限地循环--------甘冽的,有些松树味道的,带着河水清新声响的空气,让人的感觉回归了自然。与那些树一起的呼吸,与那些鸟儿共享的呼吸。人和思想顿时活络了起来。
 

                                 

       回国第一眼-----漫天的霾重现,忧郁竟然又生------未出国时,肺里面的尘尚有一些“积累”,-------“钝”是“钝”了一些,也还有点儿“耐受”性,再添上点P2.5又有什么呢?但如果在松风清雨中洗了又洗、干净了一些的肺,是否还有原有的耐受与皮实?

       国外的孩子已有邮件过来提醒:他的一个同学的母亲,在北欧住了三个月,回到北京,不到一周竟然会肺中毒,紧急到医院抢救,在生死线上转了一圈。为此,我问一个专家,专家说,北京的天气受风的影响,有风就能吹开一点,无风就“霾”了。他讲最可怕的是空气中的氮化物会与某些物质如硫,形成一些化学盐,这种盐对人的身体有害。这些飘浮的盐赶往到肺泡里,会产生许多粉尘之外的腐蚀生理伤害。影响消化、呼吸、以及脏腑器官的功能。我感觉他说得有道理。

       但我看,有风的时候,霾也在,那些飞扬着的P2.5只是淡了一些,如果人在外边也是不敢做大口深呼吸的。听到“十一”前后有些中学还开运动会十分不解,其实就别开了。如果运动对身体有伤害,特别是有深度伤害,何必要做吸尘器呢?

       住北京近六十年,今天的担忧是以前没想过的。想来想去,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可分割、不可单列、不可不考虑其他,不可单独而图之。如同一个病人看病,医生一定要把病人方方面面的状况搞清楚,才敢下药。只顾汽车的销售税高低,只顾楼房的数量与税收,可能偏颇了些。

       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也需要远见,“远见”不仅仅是看见了钱。钱那个玩意儿,固然有最贴脸的本性,也有闹心的功能,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鼠目寸光。

       在一个以燕山为屏障的窝子里建立起来的北京,本来就有躲避堵塞漠北风沙的意图,元朝的那些骑马族首领没想到600年后的今天会容纳近2000万的人口,没想到为此而建立起来的水泥森林高大密集、成排成列,阻断了本来就少有的风,降低了空气的流动,于是沉郁在封闭街道与小巷的汽车尾气,那些从烘烤与空调中排出的带有混浊油烟混杂调料味道的热闷气,直直地泄放出来,那是臭汗油烟和P2.5混杂世界。你可以不呼吸吗?

      我知道有许多人不堪忍受,“十一”七天假期绉绉出逃,于是我又看见了无山近水的人头攒动。画面中的郁闷,也让心底“霾”了许久。世之混浊,其实到那儿也躲不开。

      听说北京有了个大的规划,到2030年会有些改变,本来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属于环境专家,非我等外人可能的介入。发展仍然要继续,空气与环境又与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又发展又改善环境?本是两难。说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高科技方式,但“质量与高科技”可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况且一段时间以来,社会每每出现了大问题,就有一些专门喊向民意不满的口号牛气冲天,具体可靠的措施不但没有也不见,实际上有也没有人真正真心地去做。环境这个事,做了多少也不显山露水,费了牛劲也未必有多少功效,不如GDP的数字显山显水,对乌纱帽的大小难有影响,谁能够持之以恒下去呢?那是真正有文化有品位的人才会努力做的事----------我们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的人了!

      不由担心起来,担心此事前景不佳。但也不能没有希望,只希望那些有权过问的人,能够用用加减法-----计算一下措施施行的程度,计算一下改善的进度。一加一减,是正是负,要有个精确。莫把问题推广给四年后的下一届;如果眼光远点,用用乘除法-----多少年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结果,莫断了子孙的生计,断了北京以后的生存。当然还有平方立方的计算。于国于民都有个正确的交待,当然对于人民给予自己的乌纱,也算对得起。

      想得远了,其实担忧者与施权者想的是有差距的。计划与实施也是问题,有计划无实施、或者的大计划小实施的事情见得太多了。

      不用说,2030年的未来,今天的许多担忧者是看不到了------即使那时真的能够风清气爽,天空纯净,年龄不假。

      我仍然想那些森林,森林的宁静和河水的清凉,人们在河边享受清凉的恣意。

      不再有的东西,往往让人怀念。

      而无奈的怀念,只是-------怀念。

 

 
 
Copyright © 2012 荆氏.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11187号
郑重声明:本站为非盈利荆氏家族平台!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溫聲提示:使用1024*768浏览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