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荆溪故事
         
         荆溪流域故事多珥渎河流经丹阳境内黄埝桥后,流至里庄与金坛分界处,河东就是荆溪源头。荆溪流经我市里庄、导墅、皇塘三镇,至蒋墅分水墩,流入武进。至20世纪60年代,荆溪历来为金坛、丹阳二地去武进、常州等地的水上航道。近几十年来,河道逐渐淤浅,直至航路闭塞。

         荆溪亦称“鹤溪”、“白鹤溪”,今称鹤溪河。荆溪之名,源于西汉,时为荆国近畿之地,荆王之子刘武隐居避祸,以国名而称“荆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堂兄刘贾(?~前196年)为荆王。荆国辖地三郡五十三县,都城延陵。公元前196年,荆王死于国乱,遗下年仅几岁的幼子刘文、刘武。荆王卒后,汉高祖封其侄刘濞为吴王,接受荆国原有国土,改荆国为吴国。公元前154年,“七王之乱”。吴王刘濞,反叛当朝,吴将田百禄乘乱偷释刘武。刘武为避祸,改姓“荆”,隐居在曲阿荆溪之南。

         七王之乱平息,刘武去世。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赐刘武的儿子荆(刘)潭,良田五万亩于荆溪一带。

         荆潭大兴土木,建造庄园,名为“潭府庄”,为安全着想,同时以土筑城,取名“荆城”。

         荆氏子孙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荆城城里,直到东汉灭亡。

         坐落在荆溪口的荆城、荆城港地名今日犹存。荆溪、荆姓,皆以荆国国名而定。荆氏不忘祖籍,叶落归根。回迁后,仍然分居在今日的鹤溪河畔。

         关于荆溪改名鹤溪,还有一则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辽东人丁令威云游到了荆溪附近的丁桥就卜居于此,潜心修道炼丹,不知修了多少年,炼就了道人所追求的“得道成仙”。

         一日,太山老君(老子)突然心血来潮,拈指一算,知道了。即派仙鹤童子下山,将丁令威接送到昆仑山西王母处。

         白鹤振翅飞翔于天空,霎时就到了曲阿县城上空,寻找下降点。只见丁令威的炼丹炉内,白烟袅袅上升。“炉烟袅袅百里香”,白鹤闻香烟而飞抵炼丹炉旁,丁令威手抱古琴,跨骑鹤背,飞上云霄。飞至荆溪侧旁,一群农夫见此拍手称奇,丁令威丢下古琴,留做纪念。

         丁令威炼丹处,后人为纪念他,定名“丁桥” ;梁朝大同年间,梁武帝 令建造“灵应观”;丁令威下琴处,取名“下琴村”、“下琴桥”。东汉之后,里人取丁令威跨鹤飞升的故事。将荆溪改名“鹤溪”,原荆溪桥,则改名“道士桥”,今称导墅桥。

 
 
Copyright © 2012 荆氏.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11187号
郑重声明:本站为非盈利荆氏家族平台!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溫聲提示:使用1024*768浏览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