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饼花”不是饼,也不是花,是贴在月饼上的画,是民间艺人创造的具有南方特色的特有画种。它在祖国民间艺术的大花园里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在福建省福鼎市看到它,真是兴事啊!因为当地人也不会这么全面地欣赏到饼花大家族的全貌。太姥画院院长马树霞老师是收藏福鼎饼花唯一的专家,饼花始于清代,大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月饼和其它地区的不同,论大小,最大为四斤饼,小的一般为二两饼(过去一斤以十六两计算),形状并不都是圆的,有方的,还有不规则形的,是随着画图的外形来制作。当时饼花的价格并不比月饼便宜,因为它本身就是艺术品,月饼吃掉了,饼花可贴在墙上、窗户上做艺术品赏玩。福鼎饼花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以彩色剪纸为最先,名曰“百子花”,多见于清乾隆时期,图案是以反映儿童为主。通常用白纸剪脸,红纸剪衣,绿纸剪裤,由能工巧匠们用黑色画五官,然后拼贴在月饼上。随着时间的发展,饼花的形式越来越多,有图画式,版画式等等,成了月饼上不可缺少的广告和标识。象人物类的饼花,可以根据人物的数量计算出饼的重量,如一个人物为四两饼,两人物为半斤饼,三个人物为十二两饼,四个人物为一斤饼,最多十六个人物,为四斤饼。做为饼花来说,给艺人计算工资也是以人物的数量来计算的。“泥金饼花”比较名贵,画面细致,以粉色抄脸,五彩画衣冠,金色勾袍甲,普绿色填底色,粉彩点花果,色彩艳丽,十分引人。当时大户人家为了表示自己的富有和高贵,专门向艺人订约饼花……
马树霞老师不但收藏了大量的饼花,而且收藏有很多印制所画成饼花的木板版样,其规模简直是个博物馆。我向马老师提议:饼花是饮食文的重要表现,有着影响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是否打算建个饼花博物馆。他得意地笑了,有条件一定会建的,要知道,这个东西,只有福鼎地区有,越是具有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真的期待世界上唯一的饼花博物馆在闽东的大地上诞生!
1998年3月5日于福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