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林(乳名福人)1904年出生于阳高县景家庙村,幼年丧父,从小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只上过小学三年级,就被迫給有钱人家当了放牛娃,15岁时到内蒙兴和县一家粮店当了店员(旧时称“住地方”),5年后回到了村里,25岁时与西庙村马氏结了婚,婚后生有俩儿一女,长子荆玉祥、次子荆玉玺,长女荆玉珍。后来兄死嫂嫁,他收留了侄子荆存久,加上母亲,组成了一个七口人的大家庭。
荆林一生为人厚道、好学、善思,且乐于助人、善打不平,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智多星”,深受村民的爱戴。例如,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年春节前都要免费给村民写春联,一写几天,并且内容不重复;又如,他珠算学的好,村里谁家有记账的事,都邀请他去。1933年春天景家庙村村长张虎捞够了“油水”就要回县城享清福了,新上任的村长景世明每天催促各家捐交税款,激起了民愤,村民找到他出主意,结果他带领村民一起找张虎算账,他在西园庙院里通过十天的公开算账,查出张虎在任期间贪污白洋2000多块,而张虎拒不承认,于是联名将张虎告到县衙,张虎的本家哥哥,省里的参议员张公普出面给县衙打了招呼后,却把他们几个举报人以“无理取闹的理由”抓进了监狱,三天后才被保释了出来,惨痛的教训使他悟出一个道理,口里口外的地主都是一样的黑心肠,金钱和权力是罪恶的源头,穷人要想翻身就一定要掌握政权。
1945年8月24日,日寇投降,阳高县第一次解放,他参加了革命,在屈飞同志(解放后在国家建财部工作)的介绍下,10月10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群众推举为景家庙村农会主任,之后,他带领群众开展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反奸除霸、分浮财、打倒地主等斗争。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46年2月,他调到五区任农会副主任、10月任农会主任。10月25日,解放大同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军马占山骑兵师、阎军38师各一部占领阳高县。他随五区从原驻地王官屯撤到西山开展游击战。
蒋、阎政府在阳高复辟后,反攻倒算的地主把国民党军引回村里,抄了他的家,把他的侄子荆存久吊在村里德元家院里一天一夜,抢走他家7、8只羊,最后他的母亲卖了家里几亩薄田买通了敌排长,才把人放了出来;当时他的儿子荆玉祥、女儿荆玉珍闻风外出躲藏在玉米垛里未被抓住,却差点被搜查玉米垛的国民党军用刺刀捅伤。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他在景家庙巧藏军粮,与队友发“警告信”、夜袭敌西园村公署、智救景家庙村四位村干部,化装锄十九梁汉奸张恒,许窑村枪击敌排长,围歼张小村敌乡长,南沙岭夜伏敌军车······战斗中,他足智多谋、勇敢作战、所以革命故事广为流传,在阳高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1947年1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春节临近时,为了过一个富有战斗色彩的节日,40多名指战员从西山出发要到康窑附近去烧桥破路(铁路),因敌人防守的紧,队伍决定返回石窑沟待命,途中,他突发肚痛(旧病),临时决定由战士刘福和陪他在颜家沟村休息,由于已知五区还有一支30多人的队伍在村东驻扎,他俩也就安心的在村南住下了,(这天是他的女儿出嫁的日子)。次日下午二点多,饭后他俩正准备出发时,突然村东响起了枪声,有两个营的国民党军向村子袭来,为了让更多的同志撤退,他在沟南主动向敌人开抢,吸引敌人火力,敌人反扑过来,刘福和牺牲,他子弹打尽、寡不敌众、腿部中弹后被俘。
在狱中,他遭到了景家庙村被斗地主和被五区镇压了小老婆的保安警察大队一中队少校中队长郎春华的疯狂报复,打死返活多次,他宁死不屈。无奈的敌人又把他70多岁的老母和8岁的儿子荆玉祥抓进监狱逼他投降,也均遭失败。1月20日夜,临刑前,他咬断了上前用棉花堵他嘴阻止他喊革命口号的敌人手指,敌人用刺刀撬开他的嘴,硬塞进了一团棉花,鲜血顺着嘴角直流·····之后,他被敌人簇拥着活埋于阳高县城东门外僧坊寺庙后的乱石滩,时年43岁。
在他牺牲后不到半年,母亲、妻子含恨而逝,4岁的儿子荆玉玺患病夭亡,只剩下8岁的儿子和17岁的侄子,这俩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了。
1948年3月21日,阳高县二次解放,人民政府告慰英烈,先后镇压了景家庙村地主景硕、景守先,国民党阳高县县长何荫远、38师2团1营营长(后任大同保安二团团长)侯颖杰等一批罪大恶极的国民党顽固分子。1956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65年景家庙村史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并改编成剧本《荆林烈士》上演;1981年后,他的事迹先后分别载入阳高县党史资料丛书《阳高县革命故事集》《阳高英烈集》和《中共阳高县历史纪事》《阳高县志》;原雁北党史资料丛书之七《北岳忠魂》和《中共大同历史人物》、互动百科及中华英烈网等文献、媒体中,并制成影像资料在大同新闻联播《永恒的记忆》栏目中播出(由大同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大同电视台联合录制)。2013年9月,2014年4月8日,为了弘扬他的革命精神、缅怀他的革命事迹,阳高县民政局、大同市民政局分别在阳高县革命烈士公墓、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为他建墓立碑。为此,他的长孙荆文撰写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追记我的祖父荆林烈士》一文,发表于今日大同、荆氏家族(中、英文版)、中华阳高人、中国交通在线、大同艺术、吾喜杂志、党史文汇、中国知网、龙源期刊、万方数据、种子赞cnkl学问、知网空间等网站和2014年第6期大同《塞北文苑》、2014年第12期山西《党史文汇》等刊物,以示纪念。2014年4-----12月,有关他的历史资料经收集归整后,重新永久保存在国家民政部及省、市、县党史、档案、民政部门和烈士陵园。
|
|